当前位置: 首页 >> 党群工作 >> 党建工作 >> 正文

习近平用典——天下篇(2)

发布者:免费色带大全 [发表时间]:2022-06-22 [来源]: [浏览次数]:

4、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

——《弘扬传统友好共谱合作新篇——在巴西国会的演讲》等文中引用

原典:

城阙辅三秦,风烟望五津。

与君离别意,同是宦游人。

海内存知己,天涯若比邻。

无为在歧路,儿女共沾巾。

——〔唐〕王勃《杜少府之任蜀州》

释义:《杜少府之任蜀州》是“初唐四杰”之首王勃的一首送别诗。其颈联“海内存知己,天涯若比邻”,一般认为受到了曹植《赠白马王彪》“丈夫志四海,万里犹比邻”的启发,但高度概括,已成千古传诵的名句。

“海内存知己,天涯若比邻。”存:有。意思是:四海之内有了知己,即使远在天边,也像邻居一样近“海内”极言其广,“天涯”极言其远,而“比邻”又极言其近,几相对照,反差极大,而诗人用“存知己”作为串联的纽带,让人觉得,正因极广、极远,才越发显得贴近正印证了王国维的那句“有境界则自成高格,自有名句”。

有学者对“海内存知己,天涯若比邻”另有新解,认为“存”字当作“思念”讲。如《诗经•郑风•出其东门》:“出其东门,有女如云。虽则如云,匪我思存。”也就是说,知己之间互相思念,客观上的“天涯”也可化作心中的“比邻”。

解读:从北京到里约热内卢,直线距离18800多公里。然而,再远的距离,也不能阻止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进程。习近平总书记在巴西国会的演讲,引用“海 内存知己,天涯若比邻”来形容中巴关系,再贴切不过了。在演讲中,习近平总书记回顾了历史:200年前,首批中国茶农就跨越千山万水来到巴西种茶授艺。讲述了故事:中国国画大师张大干曾旅居巴西17年,在他居住的八德园画出了《长江万里图》《思乡图》等传世珍品。更表达了希望:中拉关系“如同长江和亚马孙河一样奔流不息、一往无前”。

“凡益之道,与时偕行二中国之所以能在世界上交到这么多朋友,一个重要原因,就是中国为世界注入了强大“正能量”。这个正能量,是经济增长成为世界“主引擎”,也是参与全球治理发出中国“好声音”更是提出正确的“义利观”打造合作共赢的“命运共同体”、弘扬“共商共建共享”的全球治理理念。

5、桃李不言下自成蹊

——《携手推进“一带一路”建设——在“一带一路”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》等文中引用

原典:太史公曰:传曰“其身正,不令而行;其身不正,虽令不从”其李将军之谓也!余睹李将军惨梭如鄙人,口不能道辞,及死之日,天下知与不知,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,信于士大夫也谚曰“桃李不言,下自成蹊气”。此言虽小,可以论大也。

——〔西汉)司马迁《史记•李将军列传第四十九》

释义:“桃李不言,下自成蹊”是司马迁在《史记•李将军列传》中对西汉名将李广的一句评价。意思是:桃树、李树不说话,但它们有花朵和果实,人们在树下赏花摘果,便走成了一条小路说明只要为人真诚,品德高尚,用不着自我宣介,自然会感动别人,受到人们敬仰

李广一生与匈奴交锋七十余次他总是身先士卒,与士兵同甘共苦.战功显赫.但从不居功自傲 匈奴畏服,称之为“飞将军”,数年不敢来犯。列传末尾,司马迁首先引用《论语•子路》“其身正,不令而行;其身不正,虽令不从”,强调李广正直的品质 接着又用“桃李不言,下自成蹊”的民谚、指出李广并非刻意邀取美誉,而是凭“忠实心诚”赢得了人们的尊敬

解读:在“一带一路”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,习近平总书记引用这句谚语,说明“一带一路”建设在世界上产生的巨大影响力和号召力。中国不仅是“一带一路”建设的倡议者,更是负责任的参与者、有担当的行动者。几年来,中国同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合作协议,同30多个国家开展机制化产能合作。中国同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额累计超过5万亿美元,对外直接投资超过700亿美元……“一带一路”建设,已经从理念转化为行动、从愿景转化为现实,结出了丰硕的成果。

政策沟通不断深化、设施联通不断加强、贸易畅通不断提升、资金融通不断扩大、民心相通不断促进,中国以实际行动让沿线各国分享中国的发展红利,吸引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支持和参与“一带一路”建设,让“一带一路”的朋友圈越来越广、影响力越来越大。不做清谈馆,要当行动队。中国将继续为“一带一路”注入强大动力,为世界发展带来 新的机遇,书写经济全球化的新篇章。

6、志合者,不以山海为远。

——《努力构建携手共进的命运共同体——在中国一拉美和加勒比国家领导人会晤上的主旨讲话》等文中引用

原典:抱朴子曰:“志合者,不以山海为远;道乖者,不以咫尺为近。故有跋涉而游集,亦或密迩而不接丁。”

——〔东晋〕葛洪《抱朴子•外篇•博喻》

释义:“志合者,不以山海为远;道乖者,不以咫尺为近”意思是:志同道合的人,即使山海阻隔也不觉得遥远;志向不同的人、即使咫尺之间也不觉得很近。于是产生了这种现象:“故有跋涉而游集,亦或密迩而不接。”因此有些人虽然相距遥远,却跋山涉水前去相见;也有人虽然近在眼前,却不相往来,形同陌路。

一般来说,地理距离的远近影响人际关系的建立,但真正决定人际关系亲密程度的,是心理上的距离。如果彼此心灵相通、志趣相合,即使远在天边,也如同近在眼前,故而“志合者,不以山海为远”。

解读:这句话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国际场合经常引用的典故之一,以中华文明的独特智慧,折射习近平外交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。人类只有一个地球,各国共处一个世界,任何零和博弈的逻辑都已不合时宜,唯有合作共赢、共同发展,才能穿越空间的阻隔,将不同的种族、不同的国家、不同的社会凝聚为一个你中有我、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。